10月28日,江蘇火電行業節能減排監控中心完成操作系統遷移、數據庫替換等數據中臺核心部件的升級改造,實現了火力發電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的數據采集、模型運算、終端監測等全過程的國產化。
自2006年開始,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指導下屬企業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建成國內第1個省域火力發電節能減排監控系統。該系統運用于江蘇火電行業節能減排監控中心后,該中心更好地為火電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管理的數據匯集、業務運轉、分析預測和決策支持等工作,實現對火力發電污染物排放的在線監測、全量監管、精準計量,助火電機組降碳減排,讓江蘇的天更藍水更清。
遠程高壓核相儀操作安全可靠一、儀器簡介
1、儀器外觀簡介
組件說明:
2、儀器操作簡介
![]() | 指示燈: 異相紅燈亮:兩線路異相。 同相綠燈亮:兩線路同相。 充電紅燈亮:正在充電。 充電綠燈亮:電已充滿。 按鍵: 1)長按開機或關機。 2)短按近程測量模式、相序測量模式和遠程測量模式切換。 補充: 1)右上角有電量指示; 2)下端有充電接口插孔。 |
指示燈: 測量時:紅燈和綠燈交替閃爍。 充電時:紅燈亮正在充電,綠燈亮已充滿。 蜂鳴器: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蜂鳴器響2秒,表示線路帶電。 安裝螺孔: 與伸縮絕緣桿相連。 充電孔: 充電時:連接充電器。 自檢時:連接測試線接地端。 檢測時:連接接地線。 |
2、儀器自檢方法
按下圖將發射器連接自檢測試線,發射器啟動,蜂鳴2秒,紅綠兩指示燈交替閃爍。接收主機開機,在近程核相模式下顯示對應發射器信息,則發射器與主機工作均正常。
提示:
自檢時兩發射器與接收主機的距離大于0.5米為宜。當距離小于0.2米時,可能只連接了1個發射器而主機顯示2個發射器信息。此現象為正?,F象,不影響儀器使用。當2個發射器都接電時,儀器顯示不受短距離影響。
自檢測試線內部串有2M電阻,測試時人接觸鱷魚夾不會觸電。
自檢測試相位差為180度左右時,將任一自檢線插頭反轉,則相位差變為0度左右,反之亦然。
遠程高壓核相儀操作安全可靠二、近程核相
高壓輸電線路核相(高壓核相)
將X和Y發射器連接絕緣桿,同時掛接在高壓線路上,接收主機開機選擇近程核相模式,即可顯示并播報核相結果。原理圖如下:
高壓開關柜帶電顯示器核相(低壓核相)
將X和Y發射器彎鉤替換為尖頭端子,并插入帶電顯示器,再將接地線DC端插入發射器接地孔(也是充電孔),鱷魚夾接地,接收主機開機選擇近程核相模式,即可進行測量。發射器使用方法如下圖:
提示:由于帶電顯示器的主要作用是顯示開關柜是否帶電,并非標準的核相點,且不同廠家、不同時期、不同標準的帶電顯示器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移相問題,且帶電顯示器L1、L2、L3與母線的對應關系不一定正確,若核相結果異常則應在一次線路上進行核相。
遠程核相
同時使用兩臺儀器可進行遠程核相,原理圖如下:
先將兩臺接收主機開機,切換到遠程核相模式,在室外有GPS信號的地方完成授時,直至語音播報發射器無信號。再將分別將Y發射器接觸所測帶電線路,此時兩臺接收主機每10秒記錄一組數據,No1到No6分別為每分鐘的0s、10s、20s、30s、40s、50s的數據,對比甲乙兩機同一編號的數據即可判斷同異相。顯示界面如下:
提示:
(1)若測試地點無GPS信號(如地下配電室),需先在室外有GPS信號的地方,將接收主機連接到GPS衛星信號后,再拿到無GPS信號的地方測量,主機會自動切換到授時模式。此時主機使用內部時鐘,其精度比GPS時鐘差,且誤差會累積,請在授時30分鐘內完成測試,否則需重新連接GPS信號來校準時鐘,以保證測試精度。
(2)如果甲乙兩機在短距離范圍內(相距小于300米)測量,兩發射器的無線信號會相互干擾,可能使測量結果無效。
遠程高壓核相儀操作安全可靠三、結果判斷與分析
結果判斷采用國標1級標準,同異相以30°為界。相位差≥±30°時為異相,語音提示“異相",屏幕顯示“異相",異相指示燈亮。相位差<±30°為同相,語音 提示“同相",屏幕顯示“同相",同相指示燈亮。所有相位差結果以X為參照,度數為Y超前于X的相位。
提示:兩線路頻率不相同時,需要使用準同期并列裝置控制發電機的頻率相位,使發電機的相位和頻率與主網一致后才可以并網送電。準同期與自同期并列操作見附錄B。
遠程高壓核相儀操作安全可靠四、維護保養
1、長期不使用時請充滿電后再存放。
2、本產品不宜存放在潮濕、高溫、多塵的環境中。
3、絕緣桿*使用前應做耐壓試驗,且每年進行一次耐壓試驗。
10月18日上午,鎮江市京口區諫壁鎮雪溝村村民在自家地里收了一茬“上海青"。距離他家1千米外,就是國能江蘇諫壁發電有限公司的煙囪。“十幾年前,這里還會下‘石膏雨’,地里的菜會長一些灰黃色的斑點,現在不再有‘石膏雨’了。"
“出現‘石膏雨’,主要是因為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在脫硫過程中形成硫酸鈣。"諫壁發電公司環保主管朱偉介紹,“近幾年,我們持續改造升級防污減排設施,發電機組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濃度逐年降低。2017年,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,排放濃度已低于燃氣發電的排放限值,周邊環境得到了改善。"
2012年,全省火力發電節能減排監控系統全面建成。目前,該系統覆蓋的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共計超過9000萬千瓦,每臺機組平均布設測點超過2000個,數據每10秒更新一次,真實、完整地復現了火電生產工藝流程以及污染物產生與變化的過程,實現火電排放全過程監管。
11月3日上午,江蘇火電行業節能減排監控中心主監控室大屏顯示,當前全省火力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煙塵排放平均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13.2、23.7、1.5毫克,遠低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,與2014年全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前相比,分別下降了79.7%、66.9%、88.5%。
“實時聯網的數據資源,為監管部門科學決策施策、挖掘減排潛力提供了有效參考。"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環保技術中心員工孫栓柱說,僅2016至2019年間,江蘇省年均減排二氧化硫約8.9萬噸、氮氧化物約7.8萬噸、二氧化碳約2750萬噸,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048萬噸。
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